在西安周边,春天的蓝田最有看头。好友相约踏青,思来想去还是去了蓝田,今天一想,已经匆匆一年过去了,这样阳光明媚春天也实在是难得。春天的阳光是温暖的,照在身上暖洋洋的,既就是有风,也是暖风,仿佛提醒人们,寒冷的冬天彻底的过去了。路过华胥镇,看到街上的人不少,打问才知周日是农集。春天来了,耕种也开始了,四里八乡周围的村民会来赶集,买化肥、种子和农具,给家里买些零碎,也有抱着孙子来看热闹的。天暖了,来好多店家也搬个小凳坐在门口晒暖暖,门口的吃摊前人明显比往常要多。今年菜价高,生意也难做,但是不干又拿什么来生活呢。世上的许多事情都是一样的,一旦选择了是没有办法回头的。华胥镇卫生院门口最为热闹,小病小情,寻医问药的人也不少,自从农村合疗实行后,2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基本都满员了,可见老百姓还是得到了实惠。华胥陵在孟家岩村前立了块碑,碑前一块空地怕是每年祭奠是场所。平时这里倒是一个很好的停车场,一群小学生在旁边玩着器械,也不知道作业完成了没有。蓝田工业比较薄弱,近年来发展农村经济,华胥的大杏以个大、味甜而出名。周边樱桃栽植也得到了扶持和发展,成为华胥镇地域经济的支柱。历史上,华胥镇历史最有名的关中大儒牛兆濂先生就是当地新街村人。牛兆濂老先生生于同治六年1867年,逝于1937年,享年81岁。他自幼勤学强记,天资聪敏,过目不忘,22岁省试中第28名举人。他爱国忧民,躬行施教,刚正不阿,传播儒家文化,教人不悔,可谓桃李满天下,门生遍中华。 华胥镇因华胥陵而得名,据记载,远古时伏羲氏之母华胥氏居住在境内的华胥渚上,传说与雷神结合,始娠伏羲与女娲,后来在甘肃成纪(今天水)生下一双儿女,后又不断流徙重新回到蓝田,华胥氏死后葬于蓝田孟家岩村今址,后来将华胥氏长眠的陵寝称之为华胥陵。 (以下资料来自网络)华胥镇因境内有羲母陵,华胥氏曾在这里建立了华夏大地上第一个母系氏族部落而得名。《列子》中说:“黄帝梦游华胥国,华胥之人其国无帅长,自然而已;其民无嗜好。自然而已;不知乐生,不知恶死,故无夭殇;不知亲己,不知疏物,故无所爱憎,不知背逆,不知向顺,故无所利害”,表明华胥一名古已有之,今天华胥镇仍保留有一块关于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,其中一块碑石中间有华胥国三个大字,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的字样;另外此镇为《蓝田县志》中记载的华胥渚,清嘉庆年间亦称油坊街。即华胥氏与其子女的居住之地就在陕西蓝田。当地流传着一种传说,此地即华胥氏怀孕后栖息之地。 |